BBIN宝盈化妆品行业正经历从基础保湿向功效化、科学化的战略转型。多肽作为分子量小于5000道尔顿的生物活性片段,凭借其靶向激活胶原合成、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等机制,成为抗衰护肤品的核心载体。
据Market Growth Reports统计,2023年全球上市肽类化妆品超1180种,其中41%高端产品含功能性肽化合物。随着临床验证成为消费决策关键,以及监管标准化需求上升,多肽化妆品市场进入技术创新与规模扩张并行的高速发展新阶段。
全球含多肽成分的化妆品市场规模正在极速增长。尽管不同测算方法下,对全球多肽化妆品市场规模的绝对值预估不尽相同,但各数据调研和咨询公司对全球多肽化妆品市场的未来增速意见几乎一致。QYResearch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多肽类化妆品市场规模为25.66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 57.16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3%。

图1 QYResearch对全球多肽化妆品市场规模的预测
持续增长的底层驱动力,多肽类化妆品市场高速增长的底层驱动力主要源于全球消费者对抗衰老及科学验证型护肤方案的迫切需求。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有超过5500万消费者使用了肽类护肤品,其中68%的消费者表示减少皱纹和紧致肌肤是其主要目标。
此外,2024年上市的220种肽类化妆品均引用了第三方临床研究,平均研究样本量为42名参与者,研究持续时间为6-8周。这些临床研究成果在产品推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经皮肤科医生认可的产品的客户留存率比未经验证的替代品平均高出2.4倍。
从地理维度进行分析,全球多肽类化妆品消费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根据销量统计,亚太地区是全球最大的肽类化妆品市场,占据了全球肽类化妆品销量的36%。2023年仅在韩国,多肽类护肤品的销量就突破了1270万件,这一现象主要归因于韩妆潮流的兴起和高科技产品营销策略的成功;中国市场增长势头迅猛,2023年仅线上销量就超过940万件,2024年这一数字飙升到4430万件,主要消费者为18至30岁的年轻人群;日本则以百货商场为主,高端肽类面霜和眼部精华销量超过230万件。
北美市场紧随其后,占全球多肽类化妆品销售量的34%。美国以超过1620万活跃肽类护肤品用户位居该区域市场首位,美国通过专卖店和药店共售出超过520万件含肽化妆品;加拿大紧随其后,销量达290万件,以精华液和眼霜为主。
欧洲市场紧随其后,贡献了全球多肽类化妆品28%的销售量。德国、英国和法国占据主导地位。德国多肽类化妆品的销量达960万件,法国在高端多肽类面霜方面领先,仅2023年就售出了超过380万件高端多肽面霜。英国广泛采用多用途肽类保湿霜作为临床辅助产品,最少有350家诊所提供多肽类面部护理产品和医美术后护理霜。
中东和非洲市场最后,占比约为2%,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位居榜首,多肽类化妆品销量超过120万件,主要通过奢侈品零售商和皮肤科诊所销售。高收入消费者青睐含有铜肽和干细胞衍生成分的抗衰老精华液和眼霜。在南非,多肽类化妆品销量超过48万件,主要通过连锁药店和美容诊所销售。
然而,若按销售额计算,北美市场则占据全球肽类化妆品市场的主导地位,拥有35%的份额,其次是欧洲(30%)、亚太(25%)和拉丁美洲(5%)以及中东和非洲(5%)。北美市场之所以能占据主导地位,得益于消费者对高级护肤成分的高度认知和大量的医疗保健支出。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数据,美国每年的个人护理产品支出超过950亿美元,其中高端护肤品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细分市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化妆品注册系统显示,超过12,000种含肽产品已注册销售,表明市场渗透率高。加拿大卫生部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出类似的增长模式,多肽类化妆品成分的进口量在不断增加。

精华液:精华液是最大的细分市场,占全球多肽类化妆品销售额的38%。2023年,全球上市了超过480款肽类精华液。这些产品富含浓缩活性成分,配方中肽的浓度通常为5%~10%,其中最常见的是Matrixyl、Syn-Ake和乙酰基六肽-8。
保湿修护霜:占据26%的市场份额,到2023年底有超过360个SKU。这些产品将肽与神经酰胺、泛醇等屏障修复成分相结合,兼具保湿和抗衰老功效。
抗衰老面霜:该细分市场占据了17%的市场份额。2023年,全球上市的肽类抗衰老面霜超过160款,专注于紧致、抗皱和改善肤质。含有铜肽和能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的六肽高端面霜价格比普通抗衰老面霜高出28%。
眼霜:眼霜占该细分市场的11%,2023年共记录了95个肽类SKU。这些配方针对的是眼部浮肿、黑眼圈和鱼尾纹,通常含有四肽和神经镇静肽。销售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法国。
其他:此类别包括肽洁面乳、爽肤水、面膜和唇部护理产品。2023年,全球非核心肽类化妆品销量超过700万件,其中面膜和凝胶类产品在亚太地区销量领先。
超市:多肽类化妆品销售额中,超市占据了18%的市场份额。美国、法国、中国以及德国的连锁超市销售的多肽类化妆品超过300种。消费者倾向于选择价格低于35美元的精华液和面霜。
化妆品专营店:专业护肤品店与美容连锁店共同贡献了全球多肽类化妆品销售额的27%。
线上:线上销售渠道是全球肽类化妆品销售额中最大的单一渠道,占比达到46%。2023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肽类产品超过3700万件,其中61%的销售转化率得益于人工智能推荐平台和社交媒体营销。
其他:药店、皮肤科诊所等销售渠道共占全球销售额的9%。2023年,全球最少有8000家诊所采用多肽类面霜作为术后护理以及减少疤痕的辅助治疗产品。
2023年,全球多肽化妆品市场累计吸引逾11.2亿美元资金,资金主要投向于研发、临床试验、新型透皮技术以及可持续包装领域。
在北美地区,风险投资机构向基于生物技术的化妆品肽平台注入超过3.6亿美元资金,重点投向多肽分子数据库和人工智能辅助分子设计。至少有12家美国初创企业推出了针对特定皮肤问题(如紫外线损伤、色素沉着和氧化应激)的定制肽复合物。这些投资催生了超过110种多肽化妆品新产品上市。
欧洲地区获得约2.9亿美元投资,资金主要用于环保包装和微生态多肽配方的研发。法国、德国及北欧国家的政府共提供4600万美元资助,用于植物源多肽和可生物降解包装的绿色化妆品研发与生产。
亚太地区吸引了超过4.1亿美元投资,韩国和中国企业在此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资金用于开发基于多肽的高端护肤品和相关新技术。
尽管中东和非洲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该地区也吸引了超过6000万美元的投资,主要投向由皮肤科医生主导的提供多肽辅助治疗服务的美容诊所。私人订制多肽护肤品、人工智能辅助多肽设计、临床试验、促渗透技术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热点。
2023—2024年全球共推出超过110种新型多肽产品,多肽化妆品创新呈现多元化与高科技融合特征,主要聚焦四大方向:
第一,多肽协同增效:品牌纷纷推出含多种肽序列的协同配方。欧莱雅Revitalift Clinical Peptide Pro+精华液采用四种肽(棕榈酰三肽-5、乙酰四肽-11、铜三肽-1和六肽-9)定制配方,上市首年在32个国家售出超210万瓶。
第二,精密递送系统:资生堂推出VitalPerfection Peptide Shots微流体精华胶囊,通过独立胶囊包装确保每日剂量活性和稳定性,8个月在亚洲高端门店销售42万瓶。
第三,可持续设计:雅诗兰黛Advanced Night Repair Matrix Plus采用可回收玻璃瓶与生物降解内胆;法国品牌推出肽霜可再填充真空泵,2023年销量达到320万瓶。
第四,智能化与个性化:超过145个品牌将肽类产品纳入AI皮肤诊断系统,通过算法匹配肽组合与肌肤问题(松弛、光老化、痤疮疤痕)。
全球多肽化妆品企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欧莱雅仍然是肽类化妆品市场的领先者,旗下理肤泉、薇姿和修丽可等品牌,销售超过138种含多肽的化妆品。2024年欧莱雅集团全球多肽类护肤品销量超过1900万件,以精华液和抗衰老保湿霜为主。欧莱雅的研发部门在2024年申请了46项多肽类相关专利,通过将人工智能皮肤诊断工具与多肽类产品推荐相结合,吸引了全球超过420万用户。
雅诗兰黛集团目前占据着第二大市场份额,旗下倩碧、雅诗兰黛和悦木之源等品牌拥有超过96种含多肽的化妆品。2024年雅诗兰黛集团在全球卖出多肽类化妆品超1340万件。
上美股份在2024年以黑马姿态进入前三,旗下韩束品牌红蛮腰系列产品年销量超过1100万套。
2024年5月上市的韩束红蛮腰2.0系列,以全年热销超1100万套的成绩成为全球多肽化妆品市场的现象级产品,其核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原创原料研发破局。突破技术壁垒:针对传统直链肽存在透皮率低、稳定性差的局限,韩束通过技术创新研发环六肽-9。该成分于2024年4月完成国家药监局化妆品新原料备案,成为全球首个由化妆品品牌企业自主研发的环肽类化妆品原料。临床验证闭环:经SGS机构百人实测,使用14天可显著淡化八大面部细纹,28天下颌线紧致度提升27%,功效数据比肩国际高端产品。
第二,精准定位与超级质价比颠覆市场。红蛮腰系列的成功得益于对目标人群与渠道的精准重构:高净值客群渗透: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44.75%,18-35岁年轻消费者达74.95%,颠覆了国货仅靠下沉市场增长的固有认知10。极致产品组合:红蛮腰五件套(水+乳+精华+霜+洁面)定价399元,单位毫升价格仅为国际品牌的1/5,但多肽添加浓度达5.2%(行业平均3%~4%),实现“高功效成分+低价格”的质价比颠覆。
第三,全域营销闭环与渠道革新。韩束构建了“短剧引流+自播转化+线下承接”的全域流量模型:1. 短剧植入引爆流量:2023年起与抖音达人合作定制剧情软植入,单部短剧曝光量超2亿次,为品牌带来23%的新客增量。2. 自播矩阵承接转化:建立30余个细分自播账号,24小时“日不落直播间”。2024年全渠道GMV超70亿元,长期占据抖音渠道第一。3. 线下渠道势能反哺:线上流量赋能线下渠道增长,韩束红蛮腰系列成为线下渠道爆款。
第四,全产业链建立自主壁垒。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已实现“原料研发-生产-营销”全链布局:韩束围绕环六肽-9构建了核心知识产权壁垒,已经申请了7个核心专利;全智能化黑灯工厂保障了年1100万套产能,并保持稳定的品控。
多肽化妆品市场的繁荣带动上游原料产业蓬勃发展,预计2025年化妆品多肽制造市场价值将达到2.574亿美元,2035年将增至4.341亿美元,2025—2035年CAGR为5.4%。原料市场呈现两大特征:
第一,来源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合成类多肽,海洋动物来源的多肽占比持续扩大,份额达到35.1%,其次为动物组织提取。
第二,可持续成为新追求:受可持续消费趋势影响,植物源多肽(如大豆和豌豆肽)研发加速,欧洲企业在此领域投入显著。
第一,成本居高不下,高纯度合成肽成本高达1,600-4,500美元/公斤。
第二,稳定性缺陷,2023年41%的全球品牌称,因封装和保存障碍导致肽类制剂上市延迟,东南亚和南美等湿热气候地区尤为突出。
第三,监管割裂:仅27国制定肽成分指南,19%线上产品缺乏可追溯文件。
全球多肽化妆品市场正处于高增长、高创新的黄金期,技术驱动与消费升级是核心引擎。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与新兴力量崛起并存的特征,韩束等品牌通过上游核心原料自研突破、极致质价比策略、全域营销创新及全产业链布局成功破局,标志着行业竞争维度向更深层次延伸。

多肽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产品营销,升级为涵盖基础科研、技术创新、供应链管理、品牌建设、渠道运营及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较量。把握技术前沿与消费者真实需求的企业,将在这一高增长赛道中赢得未来。
备注:
上述数据除特殊说明外,来自Market Growth Reports发布的2025多肽化妆品市场研究报告